欢迎访问爱党网!

20240121:在XXX教授执教70年研讨会上的发言

投稿:笔杆子 时间:2024-01-22 12:06:04 收藏 Word下载

简介:爱党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《20240121:在XXX教授执教70年研讨会上的发言》,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,当然你在爱党网还可以找到更多《20240121:在XXX教授执教70年研讨会上的发言》。

在XXX教授执教70年研讨会上的发言

尊敬的恩师XXX先生,各位同门,各位嘉宾,各位朋友:

今天我非常荣幸地代表2000级的博士生发言。记得入师门时,先生刚过完70大寿,今天我们庆祝先生执教70年,这中间走过的,正好和先生从教时的年龄一样的光阴。22年间,我也从一个青年学生变成了大学教授,也有了自己的博士生。但无论身份如何转换,读书时期从先生那里得到的教诲至今受益。许多人可能不知道,先生早年讲授过哲学,也可能得益于这一知识背景,先生看问题是十分通透的,教学方式是别具一格的。最令我难忘的,并不是从先生的课堂上学到了多少具体的知识,而是先生开放、包容、辩论式的教学方式。先生的课堂,是鼓励思考,鼓励倾听,鼓励质疑,鼓励讨论的。作为先生的弟子,我们如今也接过先生手中的教鞭,今天我们给先生庆祝执教70周年,我们需要思考的是,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先生的衣钵?

这个问题令我想起古希腊哲学史上两对著名的师徒关系。柏拉图在《申辩篇》里讲了这么一个故事:苏格拉底听到神谕说没有人比自己更有智慧,非常不解,因为他认为自己没有智慧。于是他遍访当时有名的“智者”,试图证明这些人比自己更有智慧。结果却失望而归,这些人不仅没有真正的智慧,还自作聪明,对自己的无知一无所知。苏格拉底因此明白了神为什么说自己最有智慧,因为只有他“自知其无知”。正是受此启发,苏格拉底一生都在以一种批判的态度探寻智慧,对那些自称有智慧的人进行揭露,当然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。他还创立了“苏格拉底教学法”,即以对话的方式在问答中诘难对方,使对方陷入矛盾,让对方自己逐渐修正意见,最终达到真理的方法。柏拉图从20岁左右开始追随苏格拉底,深受其师思想影响。柏拉图在《国家篇》里讲述了一个著名的寓言“洞穴的隐喻”。这个隐喻告诉我们,你所看到的现象,未必是事物的本质,人只有通过不断的转向、不断地反思才能得到真理。亚里士多德从17岁开始追随其师柏拉图,对其恩师柏拉图充满了崇敬之情,但他却对恩师的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批判。当有人指责亚里士多德背叛恩师时,亚里士多德回应了一句响彻历史长河的名言:“吾爱吾师,吾更爱真理。”苏格拉底、柏拉图、亚里士多德三个伟大的哲学家、两对师徒成就了人类文明史上一段佳话。

回到我们一开始的问题,我们该如何接过先生的衣钵?我想,不是要我们记下先生说过的每一句话,不是要我们背熟先生的每一篇文章,而是将这份严谨、思考、倾听、质疑的精神传承下去。我们要学习先生始终睁眼看世界的这份清醒,密切关注各国刑事诉讼法治的最新成就;我们也要象先生一样,始终站在中国的土地上推进中国的刑事诉讼法治。理性,始于怀疑;真理,来自反思。失去怀疑和反思的能力,法律人特别容易陷入教条主义,甚至将别人几百年前的牙慧奉为真经。理解了这一点,我想,我们才是真正接过了先生的衣钵。

…… 此处隐藏210字,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。喜欢就下载吧 ……

文档名称:《20240121:在XXX教授执教70年研讨会上的发言》
下载网址:https://www.adocs.cn/a/43u3xtu.shtml